logo
24

陶瓷纤维纸咨询热线

13505336653

新闻中心
联系方式:
13505336653
当前位置:首页 >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陶瓷纤维纸的制作过程

  • 时间:2025-08-28
引言:陶瓷纤维纸的工业价值
 
      在高温隔热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电池等尖端领域,陶瓷纤维纸以其轻质、耐高温(可达1600℃以上)、低导热系数等特性成为不可替代的材料。与传统刚性陶瓷制品不同,它通过特殊的纤维化工艺实现了柔性与强度的平衡。其制作过程融合了材料科学与精密工程,从原料选择到成型烧结,每一步都直接影响最终性能。
 
原料制备:从矿物到纤维
 
      陶瓷纤维纸的原料通常以高纯度氧化铝、硅酸铝或氧化锆等矿物为主。这些原料需经过高温熔融(约2000℃)形成液态玻璃态物质,再通过离心甩丝或喷吹工艺将其纤维化。离心甩丝通过高速旋转的转盘将熔体拉伸成直径3-5微米的连续纤维,而喷吹法则依赖高压气流将熔体吹散为短纤维。纤维的直径和长度分布直接决定成纸的均匀性与力学性能,因此需严格控制熔体黏度与冷却速率。
 
浆料调配:纤维的分散艺术
 
      纤维需与水性溶剂、有机粘结剂(如聚乙烯醇)和分散剂混合形成均匀浆料。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破解陶瓷纤维易团聚的难题——分散剂通过静电排斥作用使纤维悬浮,而粘结剂则赋予浆料流动性以便后续成型。浆料浓度需精确调控:过高会导致纸张硬脆,过低则影响成型效率。部分高端产品还会添加纳米级填料(如碳化硅),以进一步提升耐热性或导电性。
 
成型工艺:从流体到薄片
 
      浆料通过圆网造纸机或长网造纸机脱水成型。圆网机将浆料吸附在旋转的筛网表面形成湿纸坯,适合生产较厚(1-10mm)的板材;长网机则通过连续运动的网带实现薄型纸(0.2-1mm)的高效生产。脱水过程中,真空抽吸和机械压榨需协同作用,既要避免纤维分布不均,又要防止过度压缩导致孔隙率下降。此时湿纸坯的含水率约60%-70%,强度极低,需谨慎转移至烘干工序。
 
干燥与烧结:结构的终极定型
 
      烘干阶段采用梯度升温(80℃→200℃)去除游离水分和有机粘结剂,此过程过快会引发开裂。随后进入高温烧结炉,在800℃-1200℃下使纤维间通过局部熔融形成“烧结颈”,实现自粘结。烧结温度与时间的平衡至关重要:温度不足会降低强度,过高则导致纤维结晶化而脆化。部分产品还需浸渍硅溶胶或涂覆功能性涂层,以赋予疏水、抗侵蚀等特性。
 
后处理与品质控制
 
      成品需经过厚度检测、抗拉强度测试及热导率分析。对于特殊用途(如燃料电池隔膜),还需进行孔径分布扫描或化学稳定性验证。现代工厂通过机器视觉自动剔除表面裂纹或杂质缺陷的产品,确保批次一致性。
 
结语:工艺创新与未来展望
 
     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引入,陶瓷纤维纸正朝着复杂异形构件方向发展;而生物基粘结剂的研发则试图解决传统工艺的环保瓶颈。这一材料的进化史,恰是工业需求与材料工艺相互成就的缩影。